首页 / 新闻 / 内容

中医剂疗介绍合相关注意事项

中医脐疗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。

20230529172454558833b582304767ad167a421b6bfe09


一、定义与原理


  • 脐疗是以肚脐(神阙穴)为用药或刺激部位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,它处于人体正中,是先天真息的潜藏部位,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,和五脏六腑相通。在胎儿时期,它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的通道,出生后虽然其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,但仍为全身经络的总枢。通过脐部给药或刺激,可以激发经络之气,调理脏腑功能。


二、脐疗的方法


  1. 药物敷脐法

    • 这是常见的脐疗方法。将药物研成细末,用适当的液体(如水、醋、酒、姜汁等)调成糊状,敷于脐部,用纱布或胶布固定。例如,对于虚寒性腹泻,可以用丁香、肉桂等药物研末,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。丁香、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,姜汁能增强药物的温通之力,通过脐部吸收,可以起到温中止泻的效果。

  2. 艾灸脐法

    • 包括艾条悬灸、隔物灸等。艾条悬灸是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脐部进行熏烤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。隔物灸则是在脐部放置姜片、蒜片等介质,然后放上艾绒进行艾灸。以隔姜灸为例,生姜性温,具有温胃散寒等功效,与艾灸相结合,能增强温阳散寒的作用,对于胃脘冷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

  3. 拔罐脐法

    • 在脐部周围进行拔罐操作。可以是单纯的火罐,也可以是抽气罐。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,调节脐部周围的气血运行。比如对于湿气较重的人,在脐周拔罐可以起到祛湿通络的作用。

  4. 按摩脐法

    • 以适当的手法按摩脐部。如以掌心按揉肚脐,每次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按摩一定的圈数,力度适中。按摩脐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对于改善消化功能,如缓解便秘等情况有帮助。


三、脐疗的适用范围


  • 消化系统疾病

    • 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、腹痛、腹泻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例如,对于小儿腹泻,脐疗是一种较为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因为小儿皮肤娇嫩,药物敷脐更容易被吸收,且避免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。

  •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

    • 如对于宫寒痛经,通过脐疗可以温经散寒,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。对于一些男性的肾阳虚所致的尿频、尿急等症状,也可以采用脐疗来温补肾阳。

  • 呼吸系统疾病

    • 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、鼻塞等症状,通过脐部敷药可以起到疏风散寒、宣肺止咳的作用。如用麻黄、细辛等药物敷脐,能帮助驱散风寒之邪。


四、注意事项


  • 在进行脐疗时,要注意脐部的清洁。如果脐部有破损、炎症等情况,不宜进行脐疗。药物敷脐的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根据药物性质和病情而定,避免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。同时,对于一些皮肤过敏体质者,在脐疗前应该先进行局部皮肤测试。艾灸脐部时要注意防止烫伤皮肤。